寻访红色革命精神 培育爱国爱党情怀
来源:学生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妍稳 刘思佳 常嘉乐 图\晁爽    发布时间:2016-08-07

  为充分了解陕北佳县的抗战历史,增进对当地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关注革命老区的发展现状,由创新实验学院6名学生构成的赴陕北革命老区佳县红色文化产业调研服务队,于近日在当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军属,参观革命纪念馆,寻迹革命旧址,聆听红军故事,唱诵红歌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体悟当年的沧桑岁月与老区人民的革命情怀。

走访军属 感受革命情怀

  在佳县县委老干局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同学们来到了老红军张书铭家中。老人已经仙逝,其子张立际先生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年发生在佳县及父亲身上的历史故事。张立际回忆说,父亲自幼家穷,靠给地主打工为生,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中央转移陕北时,曾参与佳县保卫战,打破敌人越过黄河的企图。著名的沙家店战役便发生在这里,当年战事紧急,物资匮乏,毛主席曾询问,佳县还有多少余量。佳县人民一致表态:“我们可以把窖里的粮食拿出来,如果不够,那就杀羊杀驴,实在不行,山上的秕谷也快熟了,割下来给战士们补给。”体现了佳县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和拥护。张立际动情地说,当年毛主席在佳县战斗了一百余天,曾为佳县人民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体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利益角度出发,一切为了人民,军民一家亲的美好场面。当年在佳县老城墙上 “毛主席是人民大救星”的字样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通过走访红军先辈后代,同学们对于当时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更加坚定地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和历史的必然选择。调研服务队长曹帅帅表示:“张爷爷的讲述让我更加深切体会到‘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深刻含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应当发扬这种精神,并在实践中检验自我,提升自我。”

唱诵红歌 拳拳爱国之心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响彻祖国大地、人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东方红》,出自陕北农民歌手李有源笔下。队员们来到李有源先生的故居,用心感受那一段令人奋进“东方红”故事。

  来到李有源先生故居门前,历史在那扇木门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由于年久失修,院落早已破败不堪,但是依旧保留着当年的布局,窑洞依山而建,整齐化一,窑洞前是一个巨大的石碾。这个陕北小院曾发生过许多感人的红军故事。抗日战争期间,佳县担负着抵挡敌人越过黄河侵袭的重任,李有源居所成为救治受伤红军战士、供战士疗养的场所。在战争年代里,人民的吃穿都难以保障,李先生的生活也常常是捉襟见肘,可他依然坚持支援红军,并创作出了这首传唱至今的红歌。

  一首《东方红》,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被李有源先生的文笔及爱国深情所折服,队员晁爽感慨道:“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更要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不断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奉献力量。”

铭记使命 弘扬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曾驻扎在榆林市佳县100余天,在此指挥了沙家店战役、乌镇阻击战等多场重要战争,队员们寻访了佳县中共中央统战部所在地——神泉堡,聆听革命故事,感受革命精神。

  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主要分三部分,即革命文物展示区、烈士纪念堂、中共中央旧址。一件件陈旧的文物在玻璃橱窗里静默着,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姿态缓缓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步入烈士纪念堂,你首先会被那张密密麻麻的名单吸引,上面印着在佳县革命斗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名单,简单的名字背后,是赤诚火热的灵魂,一场战役尚且如此,难以想象先辈们为了国家解放作出了多大牺牲,我们如今能够有尊严地站在这片土地上是多么的不易。转入中共中央旧址,轻触那些陈旧的家具,思想已经穿透时空,去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毛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谈笑应敌。干部们各司其职,在各个窑洞间忙碌有序的穿梭,多么鼓舞人心的景象。

  革命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以其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勤勤恳恳的劳动本性,始终扎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听民所想,为民解忧,人民选择了党,历史选择了党。而我们作为新一代党的接班人,应当继承发扬这种精神,为我们的“中国梦”增砖添瓦。

队员在革命纪念馆学习
队员在革命纪念馆学习

烈士展馆前重温入党誓词
烈士展馆前重温入党誓词


实践队员走访革命家属

寻访中共中央佳县工作地
寻访中共中央佳县工作地

浏览次数:   │   责任编辑:创新实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