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师制为抓手,推进我校拔尖创新人才科研能力体系建设
来源:教务办        作者:马川        发布时间:2014-12-03
  我院自2008年创院以来,一直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建立了完善的导师制。贯通型培养通道的学生在大二末即有了自己的导师,在导师的指导和影响下,创新学院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学科兴趣和扎实的学科基础,具有坚定的立志“三农”的科学信念,很多学生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我院学生在大二末,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进行培养通道的自我选择。进入我校本硕博贯通培养通道的学生,由学院协助提供学科和导师研究方向等基本信息,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教授。学生们将自己大一和大二的学习成绩,大学生科创等信息以毛素自荐的形式,推荐介绍自己给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潜力,和学生进行相互选择。实践证明,学生前两年的高质量培养得到了导师们的认同,细致的选择实现导师和学生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导师制的开展贯穿学生的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创新学院学生在大二开始自己的院级自主实验;在大三开始校级的大学生科创项目,提前进入导师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必修科目“科研训练I”和 “科研训练II”,上下两学期共计4个学分,学生的全程科研训练被纳入实践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创新素质与科研能力培养有专门课程依托;在大四阶段,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经过导师的全程指导,创新学子在本科段依次完成自主实验、大学生科创项目、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训练环节。根据农业科研实践能力要求高,研究周期长的特点,创新学院实施各种渐进式的科研训练活动,在导师的指导下实现有机的结合。

  从大四学年开始,学生通过校内推免工作,正式成为导师的学生,跟随导师的科研团队,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入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在导师对学生的全程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中,创新学院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全程科研培养体系。

  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学生提早进入导师实验室,让学生们更多地享用科研平台,参与导师的科研训练活动,学生们跟随导师、以及高年级的学长,在查阅文献、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方案、科创作品poster成果展示、科研论文撰写及投稿方面,创新学子跟随导师一点一滴的学习。导师为学生量身定制了相应的研究计划,全方位培养学生,逐步形成了本科生、研究生、导师为主体的阶梯式团队,有效发挥了研究生对本科生的“传、帮、带”作用。

  通过加强学生科研工作,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改变了过去只在书本上谈知识,无法从实验去求证的现象。学生带着疑问,在实验中学习书本知识,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为人才培养打下夯实的专业基础。

  在科研能力培养之外,导师还负责学生的学业规划。创新学院学生从大三开始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选课。导师根据学生的科研方向,指导学生围绕自己选定的本科专业进行选课。导师对学生培养方案的全面掌握,帮助学生们能够有针对性的选课上课,使本科段和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有机的衔接,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保证导师指导效果,学院出台了导师制管理办法,完善导师制管理体制,对导师招收创新班学生的条件、人数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对于导师指导科研训练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细化,导师的指导工作量按照学校的相关政策予以认定。这些措施的实施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确保了科研训练的质量。

  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空间,学生参与的科研活动不仅能够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学习形式,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科研主动性和科研创新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专业知识的夯实,科研能力的培养,创新素质的提高,都得益于导师的悉心指导。创新学院对于导师制的探索和实施,有效实现了学生对学科的认知和热爱,形成了农林院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经验,无疑,导师制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创新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开拓了成功的范例。

  通过全程科研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创新意识都得到很大提升。一项对2008级同学的调研表明,46.6%的学生认为学院的全学程科研训练安排让自己收获很大,75%的导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予以很高评价。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教授这样评价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好,具有探索新事物意识和能力,有培养前途。”

  正如康振生教授所言,学生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以2012届毕业生为例,321名学生中有72.8%的学生攻读研究生,169人进入校内硕博贯通培养通道,20名学生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8名学生被推免到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3年底,创新学院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122篇,其中SCI 、EI收录57篇,有15篇论文SCI影响因子超过3.0,最高影响因子达到9.6。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学生学科竞赛获得校级以上奖励94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52人次,省级奖项10人次,校级奖励32人次。

  在公开发表论文、专利及科技获奖等方面,创新学院的本科生学术成果占到了全校60%。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科研潜质与卓越表现已经成为共性特征。通过对导师的问卷调查, 94%的导师对学生培养总体质量比较认可,其中76.7%的导师认为学生培养质量很好。

  今年10月,2008级常银成和2010级杨魁同学在导师裴志超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药物/siRNA双负载体系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影响因子为11.336,是首篇在我校实验室完成并被该杂志接收发表的研究论文。
浏览次数: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