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学子感言之二: 我与学院共成长 |
来源:创新实验学院 作者:工商管理2008级2班 古晨妍 发布时间:2009-10-22 |
|
| 时光荏苒,一转眼我已经到了大二。清楚的记得一年前,我带着理想与激情,带着父母亲人的期望,也带着些许恐惧与迷茫踏上了求学之路,来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来到了刚刚成立的创新实验学院。
刚进入大一,学院就召开了多次大会,陈院长为我们解释学院的培养模式并激励我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向。“2+X”培养模式中的2是指前两年的通识基础教育,它在整个培养模式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基础。因此学院为我们的核心主干课程配备了副教授及以上的教师采取小班授课,学院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模式,展开课堂讨论、演讲、学生自主研究、汇报成果、论文答辩等一系列创新性改革,让我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发现在这充满生机与挑战的“试验田”里死读书的书呆子再也找不到生存的“土壤”,这种创新性的学习氛围要我们彻底改变中学时代高分低能的悲哀。清晰的记得一年前那个胆小害羞,不敢在人前表现的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演讲的情景。我为那演讲准备了一周,在网上、图书馆搜集材料,写稿。因为紧张,那次我表现的可能并不出色,但在老师的赞许和同学们的掌声中我得到了自信与勇气。在一次次的课堂表现中我发现自己在不断地改变,变得知道了怎么学,知道了把学的怎么用以及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让大家认同我。为培养我们的创新性思维及对创新的思考,学院开展了“卓越杯”院徽设计大赛。我积极参加,我们跨学科结组,在学院的全力支持下,经过不断地思索与创新,我们小组获得了第一名。
许多人说大一是荒废的一年,在玩玩乐乐和对生活巨大转变的适应中,一年的时间就像手中掬不住的水般流走。而在创新实验学院的这一年我深刻的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我们没有那么多一年可以浪费,两年的基础课程是我们将来深造,搞科研的根基,这根基必须打得又坚又牢。这一年,学校和学院也给了我们很多机会,我牢牢抓住了这些机会,“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英语通过了四、六级,六级573分;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三等奖;计算机通过二级,考完了三级;在校团委担任学生干部,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一学年学院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课余的时间我积极地参加了校运动会方块队表演,班级间趣味运动会,新年音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祖国万岁”大合唱等,既丰富了生活又愉悦了身心。
在创新学院的这一年里,我感觉大学生活既不是高中的延续,那个死读书的地方,又不是我们可以尽情“享受”生活,挥霍青春的逍遥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早已不适合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国际视野,关注时事热点,善于在生活中观察发现,这也是科研创新的前提。而本末倒置,不重理论基础也是要不得的,因为创新绝不是凭空瞎想,要拥有极其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我认为,厚积而不至于薄发,沉稳而又敢于张扬应是新时代创新学子的风采,而那“知行卓越”四个大字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奋斗的目标。
|
|
浏览次数: │ 责任编辑: |
|
|
|
|
|
| 网站负责人:李海华 管理员:赵璐 地址:中国·杨凌 西农路22号 电话/传真:+86-29-87091915 邮箱:cie001@nwsuaf.edu.cn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