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做好创新实验学院2019级基地班、卓越班学生专业分流工作
来源:教务管理办公室    作者:马川    发布时间:2020-02-24

  近日,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学生分流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校教发〔2019〕244号)和《关于做好创新实验学院2019级本科生专业分流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创新实验学院组织学生自主填报专业志愿,根据学生专业志愿顺序、综合成绩排名和专业指标数,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多举措保障了专业分流工作的有序进行,顺利完成2019级五个大类279名学生的专业分流工作。本次专业分流工作,279名学生填报本科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为84.2%。

建章立制,做好拔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2019年,学校在“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框架下重新定位了创新实验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承担的任务,对拔尖创新人才招生规模、招生类别、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选择在重点支持建设的一流本科专业中,设置生物科学类(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卓越班)、农业工程类(卓越班)、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卓越班)、工商管理类(卓越班)共五个大类,涉及12个学院的18个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到280人,按照“2+X”培养模式实施本研贯通培养,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输送优质研究生生源。

  为了着力推进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创新,确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措施的落实,支撑引领我校一流本科教育和双一流建设目标实现,2019年,学校制订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运行管理办法(修订)》(校教发【2019】191号)、《创新实验学院管理委员会章程》(校教发【2019】245号)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学生分流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校教发【2019】244号)。

  上面三个文件为学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总基调,对学院发展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学院管理体制、培养模式、本研贯通培养和学生分流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予以明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了和专业学院的协同培养和精准对接,充分发挥了创新实验学院按照大类培养、强化学科基础和专业学院在专业能力和科研素质培养上的优势。

高效准确,借助专业分流管理系统实现远程分流

  2019级学生人数增加,涉及学科类别和专业多,为了准确、高效地完成专业分流工作,学院委托第三方公司,有针对性的开发建设了创新实验学院学生专业分流管理系统。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上网登录分流管理系统,查看自己的综合成绩、排名及各专业指标,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专业,实现了整个分流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精准化。

  系统管理模块包括学生管理、专业计划管理、成绩管理、专业分流管理、学生成绩诊断和分析报告等功能。其中学生成绩诊断报告可以自动生成各项数据表,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出评价和指导建议,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综合排名和各科成绩的班级和年级排名,查看指导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制定措施,不断进步。

提早谋划,帮助学生做好专业认知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本科专业,结合自身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学院专门组织召开了多场报告会,为2019级学生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定位,拔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2+X”培养模式内涵,导师制、科研训练制、本研贯通制和书院制管理等,同时为学生解读了《创新实验学院学生分流考核实施办法》,使学生对专业分流的范围、依据、规则、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详细有了详细了解。

  2019年增设了新生研讨课,在各专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推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主的41位专家教授担任新生研讨课任课教师,组建了11个新生研讨课教学团队。通过新生研讨课,加深了学生对学科概貌、专业前景及特色的了解和认知。组织各2019级各大类学生分别到动科学院、食品学院、葡萄酒学院、水建学院、机电学院、资环学院学习交流,各学院领导、系主任、专家教授分别为学生介绍学院基本情况、学科优势、专业设置、导师队伍及人才培养特色等,帮助学生对专业有了初步了解。

  学院教学办公室利用QQ群等媒介,将所涉及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介绍、以及各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点导师和招生目录等资料发送给学生学习,让学生提前做好选择本科专业的计划和准备,为专业分流工作做好了铺垫。

  站在新起点,面临新挑战,学院继续坚持以本为本,强化学科基础,优化培养方案,实施本研贯通培养和学生分流机制,加大与专业学院的协同培养和精准对接,搭建更丰富的实践和科研平台,汇集更多资源推动拔尖人才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浏览次数:   │   责任编辑:创新实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