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延安精神 树远大志向――2010年暑期赴延安学习实践收获之三
来源:创新实验学院        作者:创新生技081 刘晓芬        发布时间:2010-07-28

  延安,一个山沟里的城市,似乎与革命的火炬离得很远,然而就是在这里促进了党的成长,孕育了民族抗战的胜利。延安的神奇和神秘吸引着每一个心怀志气的心灵,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只队伍。六个小时的长途车程已令我们疲惫不堪,但延安的红色革命精神鼓舞着每个人的志气。于是经过一个小时的短暂休息,我们依照行程安排开始了红色革命参观学习。第一站是凤凰山,伟人们进驻延安的第一停靠点。简简单单的吴家小院,居住着开创历史新纪元的领袖们。屋内简陋的陈设向我们默默述说着当初条件的艰苦,同时体现着伟人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一座座旧居,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了弥足珍贵的历史,闪耀着光芒,那是精神的星光。随后我们来到了杨家岭,同样是党中央的停脚点。由于敌机对延安的疯狂轰炸,党中央连夜从王家坪转移到同处山沟的杨家岭,继续指挥全党的工作。参观杨家岭时,最令我深思的是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虽然深处山沟,各种条件十分艰苦,但党中央高瞻远瞩,在武装斗争、扩大军队的同时,深切地认识到文艺的重要性,积极提倡鼓励文艺的发展和繁荣。毕竟文艺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文艺的进步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和实践力。延安以其红色革命希望之火吸引着众多的有志知识青年从四面八方赶来,汇聚延安,霎时延安的文化氛围浓厚,革命圣地的星星之火已点亮文艺大厦的灯塔,照耀着前进的方向。党中央深知文化和解放军是两只雄师,只有同时前进才能赢取最后的胜利。于是中央密切重视文艺的发展,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剧团,以使文艺工作者们倾心奉献,服务解放区。凡事都有两面性,文艺工作本身的随意和特质,文艺观点的分歧,再加上一些工作者来自当时的资产阶级或地主阶级,价值取向有所偏差,种种问题导致一时文艺领域内危机重重。党中央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毛主席亲自力担文艺改革。一次次与文艺工作者们的倾心交谈,一次次基层走访调研,最后促成了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使文艺工作者们充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更明白了文艺之于民族的重要性。从此喜闻乐见的文艺层出不穷,同时走进了群众,开赴了最前线,在祖国大地上发挥着文艺特有的作用,也为后世记录了那难忘的岁月。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党一直坚守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站在张思德英雄纪念碑前,我心潮澎湃。“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悬挂在碑后的山上,向每一位来访者陈述着人民公仆们的英雄气概。朗读着碑刻的毛主席文章《为人民服务》,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画卷。那是前线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倒于硝烟中仍高喊着前进;那是后方战士们奋力工作,不畏辛苦,在劳累中离去却仍心系工作;那是新时期的党员焦裕禄、孔繁森等,一朝为人民公仆,终生为人民谋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是大灾大难面前的临危不惧,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生命的崇高英雄们。为人民服务是全党必须坚守的阵地,正是为人民服务,才能得民心,进而得天下。正如党章中所规定,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然而,世纪的风潮腐蚀了一些党员干部,数数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队伍中出现了多少蛀虫,多少干部纷纷落马,贪污受贿包庇黑社会样样拿手,滥施职权为所欲为,为人民服务早已成为一句套话、空话。有幸的是,我党是自我批评的党,及时刹住了风气,加大对党队伍的整顿力度,严厉打击党内腐败分子,令群众拍手称快,大快人心。相信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党的心中永远是第一位的。

  告别张思德纪念碑,我们驱车来到枣园。枣园是党中央离开延安的最后一站,也是时局相对掌控的时段。在枣园,我们参观了五大书记的旧居,五大书记的辛勤工作,呕心沥血令我们心痛,中国能有今天,我们能有今日如此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离不开他们的血汗啊!是前辈们用无尽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枣园内五大书记的雕塑栩栩如生,生动展现了他们不惧艰难、勇跨时代、推旧建新的英雄气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和任弼时,一代领导人具有王者风范,其麾下的军队怎能抵挡不住敌人的飞机大炮呢?这样的领导团队,这样的英勇之师,最后的胜利不是他们的,又能是谁的呢?他们是注定的正义之师,胜利之师。期间一小时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延安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不论是革命年代还是今日,正是其永不灭的延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些无疑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让当代大学生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听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看着一张张历史旧照片和革命文物,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被革命先烈们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勇夺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深深的感染,我为自己能够加入这样伟大的党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延安之行是一种朝圣,延安是中国永远的圣地;延安之行是一场洗礼,延安是我党精神的家园;延安之行是一种重塑,延安是自我重生的认知地。革命的延安热火朝天,是为了新中国而忙碌,和平的延安人潮涌动,是为了继国之大业而奔走。十三年的历史风尘将党的精魂永远隽刻在了延安,革命的星星之火保留在了延安的每一寸土地,延安承载着前后的转折,孕育了新中国的诞生。从延安,革命的火种奔向四面八方,从延安,党的英明飞向祖国各地,延安是革命的大本营,是我们永远的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中共预备党员,我一直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那是党和国家的期望,是革命先烈们的期盼啊!前面的路还很长,无数的艰险困扰阻碍着国家的前进,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没有硝烟的战场。延安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应弘扬延安精神,践行延安精神,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党员队伍中的一员,严格要求自己,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一名有所作为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争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的事业、为国家的大业贡献毕生的心血!

 

浏览次数: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