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创新性教育: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
——
创新性教育的优越性
一般认为,教育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教育目标所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管理制度和方式。不同的教育模式有着不同的着力点和作用点,目前主流模式主要有二:知识性教育和研究性教育。
实践证明,知识性教育模式、研究性教育模式对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是巨大的。与此同时,两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也广受关注。知识性教育模式培养效应随着教育层级的提高而出现教育边际效益递减,研究性教育注重了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但存在着自我封闭而与社会实践互动不够、重视研究过程忽视转化过程等现象。
创新性教育则是建立在知识性教育、研究性教育基础上的新型教育模式,重在激发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创新的意识、思维和潜能,开发转化知识和研究成果的能力和方法,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和成果的开发应用为主要导向的教育方式。
以激发创新力引领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全社会呼唤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所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激发蕴含在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身上的创新力,必须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
首先,要把培养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力作为重要教育理念。教师的改革创新素质影响着学生的改革创新素质,教师以创新性的劳动,才能激发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应把培养和激发创新意识、创新力作为重要的教育理念落实到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建立健全相关的引导、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和政策。
其次,围绕提升创新力建立健全引导政策、激励保障机制。有统计显示,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中,70%诞生于创新研究型大学。公认的一流创新研究型大学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拥有一流水平的教师队伍特别是相关领域的领军教授,他们不仅享誉高等教育战线,更享誉社会实践相关领域,社会发展中相关领域每临大事总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声音。二是支持教师队伍在创新实践中勇于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独立思考、敢于担当的政策保障体系。
再次,应以培养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力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把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力的激发摆在重要问题,从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多层次着手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大纲上,不仅规定知识的传授点要求,更应突出运用知识的创新点考量。在教学安排上,转变重课堂灌输轻课堂交流、重大班课程轻小班设计、重书本讲述轻问题引领、重应知应会轻兴趣培养、重知识考试轻创新评价等做法,在重视学生主动强化知识积累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培育创新力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和激发创新力的考评机制。在教学内容上,要走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育自循环格局,有效增加从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探讨相关知识时间。在课程考核上,把运用知识能力、面对问题担当能力、面临质疑抗风险能力、面对挫折意志品质训练和独立思考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
最后,扩大教师遴选与聘用范围,增加实践兼职人员比例。制定相应政策,探索建立专职、兼职、挂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途径。在提升专职教师创新素质的同时,鼓励从相关领域创新实践一线聘选兼职、挂职教师,直接参与相关课程的教学与交流。鼓励知名科研机构、工商企业和社会组织命名“知名品牌”教师,与高等学校教师实现创新的互联互动、信誉的相得益彰、经费的特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