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学院教学模式和授课教师结构进一步优化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8-31 浏览次数:
一、植物科学实验班
本学期共开9门课,总学时516,周学时30,其中实验学时64。开设课程分别是:大学英语?、体育I、植物生物学、计算机文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数学、VB程序设计、中国近代史纲要。经过调整,现教师结构调整为教授2名,副教授3名。调整后副教授所占比例由12.5%上升到62.5%。实现了骨干课程全部由副教授以上职称担任。
二、动物科学实验班
本学期开设8门课,总学时516,周学时36,其中实验学时104。在原基础上调整后由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助教3名,见习教师1名组成。实现了骨干课程100%由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担任。
三.轻工食品类
开设8门课,总学时516,周学时28,其中实验学时100。调整后的老师结构为3名副教授,1名讲师,3名助教,1名见习教师。调整后副教授以上级别教师从原来12.5%到60%,实现了骨干课程100%由副教授以上职称老师担任。
四.工商管理类
开设7门课,总学时516,周学时22,其中实验学时64。调整后的老师结构为3个副教授,1个讲师,1名助教,1名见习教师。调整后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从原来的14.2%到75%。实现了骨干课程100%由副教授以上职称老师担任。其中在授课教师职称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骨干课程教学模式也做出了改革与创新。对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植物生物学等骨干课实行课程组授课。其全部由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牵头课程教学:高等数学课由我校的教学名师王乃信牵头,杨小锋协助共同完成教学的新型授课模式。无机及分析化学由赵晓农副教授总牵头,3名副高、1名助教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植物生物学由慕小倩教授牵头,杨文权老师协助共同授课,近现代史授课教师也调整为人文学院副院长方建斌。